为了推动深部地球物质循环和关键金属矿产成矿理论创新,服务国家矿产资源能源安全战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经学校批准,南京大学地幔与成矿研究院正式成立,徐夕生教授任院长,杨经绥院士为名誉院长,研究院挂靠在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大学地幔与成矿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于3月17日在校内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陈骏院士、许志琴院士、沈树忠院士和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系领导、师生代表参加了揭牌仪式,科技处陈露洪代表学校领导出席并宣读了关于成立南京大学地幔与成矿研究院的通知。
陈骏院士、许志琴院士、沈树忠院士和杨经绥院士共同为地幔与成矿研究院揭牌。
徐夕生院长主持了会议,代表新成立的研究院对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以及前来参会的院系领导、老师、同学们表示由衷的感谢。陈骏院士、许志琴院士和沈树忠院士先后发言,表示衷心祝贺并对研究院寄于厚望。陈骏院士认为,南大地球科学在花岗岩与成矿研究领域一直是强项,而地幔与成矿研究院的成立正当其时,对于填补南大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短板和完善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许志琴院士强调地幔研究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基石,研究院的成立对于发展深部地幔研究和增强地幔研究的国内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并代表大陆动力学研究院,愿与地幔与成矿研究院携手,为建设第一个南大添砖加瓦。沈树忠院士指出,地表生命演化和深部地幔作用息息相关,地球系统演变和生命大灭绝与复苏均从根本上都可能受制于深部地幔作用,表示其领导的生物演化与环境科教融合中心,愿与地幔与成矿研究院紧密合作,探讨地球科学系统多圈层之间相互关系和耦合作用。
杨经绥院士的发言对南京大学和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各级组织对成立地幔与成矿研究院的支持表示感谢,并作了题为“探索地球深部的奥秘”的报告,阐述了研究院成立的重要意义和研究方向,介绍了关键金属铬镍铂族等关键金属矿产的地幔成矿专属性,强调了地幔研究在破解板块构造启动时间和还原早期地球演化历史等重大地球科学问题上的独特价值,梳理了包括同位素示踪、成矿元素迁移和富集机制、高温高压岩石学实验、深部地幔矿物和地球物理解析等研究方向,指出开展地幔及有关矿产的研究,不仅是探讨地球科学的前沿和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需求。
随后的学术报告环节,黄周传教授汇报了地幔结构成像研究进展,对地幔成像技术的原理以及在探究青藏高原隆升动力学机制和揭示俯冲带精细结构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鲁智云博士和Souvik Das博士分别对高温高压实验约束蛇绿岩型金刚石形成条件和上地幔中的碳循环进行了系统汇报。
杨经绥院士和徐夕生院长最后总结时强调,南京大学地幔与成矿研究院将立足国家紧缺矿产资源需求和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一流学科建设,联合多学科研究团队,结合最新技术方法,搭建研究平台,创造交流机会,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地幔研究队伍,致力于原创性研究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为建设第一个南大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并勉励年轻人抓住机会,立足南京大学地幔与成矿研究院这一平台,努力奋斗,增强自己,奉献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