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同学们开拓学科视野,了解地学科研环境与就业前景,学习老一辈地质人的治学精神,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新生学院于2025年春季学期组织学生赴校外开展研学和参访,正式开启地学初体验之“大院大所名校篇”暨安邦书院“探真计划”科创前线体验营。
南京第一站活动于3月1日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地科院党委副书记毛予倩、本科生辅导员白若蓉、安邦书院学生事务中心主任周璐莹以及本科生辅导员徐杏带领24级新生以及部分22和23级地科同学共29人,前往南京地质博物馆、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走访参观,期间与在单位任职的诸多南大优秀校友深切交流座谈。
01 南京地质博物馆
师生一行最先来到省地调院二楼的地质博物馆参观,南大校友徐士银馆长热情接待,并全程陪同进行了细致而又风趣的导览和讲解,内容涵盖地球生命演化的曲折历程、地球矿物岩石物质性质与成因介绍、地球早期环境演化等。徐馆长还特别介绍了“镇馆之宝”——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第一批复制品,讲述了头骨化石的发现过程和失踪之谜。徐馆长的讲解让同学们收获了满满的知识干货,更激发了大家对于地球科学的浓厚兴趣。
02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参观结束后,师生受邀来到地调院会议室开展座谈交流,在院任职的南大优秀校友许伟伟、万佳俊和徐士银表示热烈欢迎,在简单介绍完地调院基本情况与主要工作任务后,三位校友热情解答了同学们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和疑惑,内容涵盖暑期实习机会、岗位入职要求、地科学习经验以及一些具体的地科学术实际应用问题。这次的面对面座谈会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地质学的就业方向、能力要求和任务使命,同学们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更加自信,认识也更加清晰。
03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下午师生一行来到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时值阳春三月,早樱初开,鸡鸣寺前游人如织,博物馆内热闹喧嚣,南古所研究员专程为南大师生进行导览讲解,大家心中的暖流同春意一样盎然回转。同学们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回顾了地球生命数十亿年的进化历程,走过“上山之路”重温地球亿万年来的沧海桑田,欣赏了各式各样精美珍贵的古生物化石,初步学习了深时地球与生命领域相关的专业知识,感受到了地学科普教育的意义,为接下来更深入的学习做了有效的铺垫。
0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博物馆参观完毕后,大家在研究所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参观了南古所的科研仪器设备以及真实的研究员工作间,了解了同位素分析的步骤和作用以及电子显微镜的成像机理和强大功能,并和一线的科研人员展开实地交流讨论,切身体会到了古生物科研工作的魅力。接着在研究所图书馆报告厅中,同学们和多位入职南古所的杰出南大校友们进行了深入而有收获的面对面交谈,相关出席人员有张勇、李涛、李子波、杨生超、汪伟、王翰林等研究员。同学们高水平且结合学习实际的提问获得了研究员们的一致好评。最后,同学们参观了南古所的历史陈列馆以及李四光先生的办公旧址,并保留印章明信片留念。
本次地学初体验之“大院大所名校篇”南京第一站活动圆满结束,同学们在参观交流中体会到了地球科学的独特魅力,认识到了相关知识应用之广泛、意义之深刻,在同优秀校友们的热烈交流中了解了地科就业的广泛前景以及科研过程中的无限乐趣,在参观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后牢记了“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地科精神。本次活动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满载而归,定将成为大家今后学习之路上的宝贵回忆。
图文:白若蓉、王玉欣
审核:毛予倩